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 首页
  • 知会
  • 读书会活动小记
  • 整理稿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 读书小感
  • 原文
  • 制度
  •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知会
  • 读书会活动小记
  • 整理稿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 读书小感
  • 原文
  • 制度
  • 登录
  • 注册

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勉仁读书会(北京)

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转载]《我的自学小史》读后感

来自 全 贞雪 2013年10月17日
2013年10月17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原文地址:《我的自学小史》读后感作者:moceaneary

    记得当年还在学校上课刚开始学中医基础学的时候,我觉得课堂上老师讲课讲得非常无趣,总是带着我父亲当年的中基教科书,自己研究父亲的笔记。

                  [转载]《我的自学小史》读后感

    大家可以看到,书上密密麻麻都是字。我当时觉得我父亲太幸运了,能有个这么好的老师,让他记下那么多东西。后来有次和父亲通话,我就询问他当年怎样学中基,他告诉我他的老师也不能让他满意,书上的笔记都是他自己看书查资料写的。当时他就告诉我,无论学什么,都主要是靠自学的。也就是《我的自学小史》“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当年我和父亲的通话。

    谈到家庭背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我认为家庭背景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成长。家庭背景对个人来说,就如同一个门槛、一个平台,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人的起点。在中国的教育里,小、初、高的阶段,我们基本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差异慢慢显露却不太明显。到了大学,我们开始更多的了解自己,开始发现自己在各个方面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也就越来越发现家庭背景给我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一种人,而追根溯源,我们会来到家庭背景的面前,发现很多事情在很早的时候就几乎成了定局。具体到自学的方面,我们的思维逻辑、自学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带有家庭背景的烙印。当然,一切也没有那么悲观,我们还是有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就如同“孟母三迁”的典故一样,环境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是我们也有对环境选择的权利。当我们脱离家庭来到大学,又从大学独立走向社会,我们身边如果有几个有良好自学习惯的良师益友,我们也会慢慢改变。也就是梁老说的:“调整自己必须亲师取友”。

    那么家庭又应该怎样去影响孩子呢?我阅读上次读书会的整理稿后受到了很大启发。个人总结来看,可能还是尊重。这个尊重,一是尊重规律,二是尊重孩子。因为尊重,所以在过程努力;同样因为尊重,所以在结果随缘。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小的时候背唐诗,父亲总是会让我想象诗人描述的画面,然后再记住诗句。小时候的记忆力真的是好啊,完全体会不到这种画面感对记忆的帮助。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大量的文言文要背诵,其中不乏很多山水游记,比如郦道元的《三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我记得我初中的同桌每次背这些文章背到最后就哭着来找我,我现在还能记得她痛苦的模样。印象最深的是背《岳阳楼记》的时候,我和她一起自习到大家都走了,她又背课文背的鼻涕一把泪一把,我当时就领着她到了教室的最后排,看着前排的桌椅,让她想象成波涛汹涌的长江,有鱼、波、影、光;黑板上有雨、风、鸟、渔歌;天花板上有日、月、星、云;两边的墙是山岳,上面有商旅、虎、汀兰……然后她就不哭了,左顾右盼的对着课文开始想象,顺着行文的顺序一会儿就背下来了。那天我对着她望来瞧去的傻样偷笑了半天,所以至今都还记得那场景。后来回想,这就是父亲对我的影响,是他教会了我用联想画面来记忆。由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家庭给了我们最初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也补充家庭影响的不足。

    这就是我结合上次的思考题,在读过《我的自学小史》之后的些许感想,与大家分享之。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新成员考核制度
下一篇
《我的自学小史》第三讲(2013.10.29)思考材料——全贞雪(冯蕾)

您可能会喜欢……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快速登录

分类目录

  • 他山之玉 (21)
  • 制度 (5)
  • 原文 (15)
  • 年度总结 (12)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193)
  • 整理稿 (126)
  • 新生报到 (14)
  • 知会 (175)
  • 读书会活动小记 (10)
  • 读书小感 (21)
  • 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166)

近期评论

    按月份查看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关于读书会

    banner
    2010-10-26在梁钦元老师的指导下,本着“敬读、勤学、自省、慎言、力行”的原则,确立大家应内修自省,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人格成长。

    热门文章

    • 1

      第118次读书会《朝话》之《三种人生态度》《谈生命与向上创造》《人生在创造》读书会整理

      2018年1月28日
    • 2

      第135次读书会《未能阐明佛家胜义——读《了凡四训》后所写评语》整理稿

      2019年3月3日
    • 3

      135次读书会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2019年2月22日
    • Wechat
    • Weibo
    • RSS

    @2019 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571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