⒊在调查李(公仆)闻(一多)惨案时,梁漱溟先生的言行态度是怎样的?
7月18日报纸发表《民盟秘书长谈话》。梁漱溟先生是当时民盟秘书长。他说:“刺杀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是特务所为。”并说:“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就在这里等待着!……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像今天,我却无法退出了。……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光。我在这里等待着他!”“李、闻两先生都是文化人、学者,手无寸铁,除了言论号召外,无其他活动,假如这样的人都要斩尽杀绝,请早收起实行民主的话。”“快快取消这种特务机关,不取消,民主同盟断不参加政府。” 7月22日,梁先生起草《民盟政协代表为李、闻案向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提出六项要求,主要有:政府立即选派公正人员与民盟所派之人同赴昆明,调查惨案真相,惩办凶手,抚恤遇害人家属等。梁漱溟先生在得知罗隆基作民盟代表参与调查有生命危险时,自告奋勇和周新民先生一同去昆明调查此案,并慰问遇害者家属。在为时近月的调查中,曾有数起匿名信恐吓,国民党政府又暗中种种阻挠。梁、周两先生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深入细致调查,终于查清暗杀李、闻的凶手都是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彰的部下。李、闻惨案是国民党特务有计划有组织的罪恶行动。梁漱溟先生亲自写出《中国民主同盟代表梁漱溟报告李、闻暗杀案调查经过》,于8月26日发表。报告最后要求把这案件移南京组织特别法庭审理。
1. 为何梁漱溟先生说:“有好多个毛泽东……”?
他认为毛泽东是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三个人之一,这三个人就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他说:我不同意说只有一个毛泽东,有好多个毛泽东,或者叫变化着的毛泽东。那就是说,有早期的,有抗日战争、解放前的毛泽东,有建国初期的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不一样的,人是变化的,毛泽东功劳最大,错误也最大,他功劳最大,他才有可能做最大的错误。所以梁漱溟是把毛泽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作为老朋友来看的。至于他个人,现在有人说他很有骨气啊等等,他自己不这样认为,他从来没有说过他自己很有骨气。
⒉与胡适、陈独秀“论战之时,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不觉得我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是我的敌人”,“他们觉得我是敌人,我却没有这种意思”。你如何理解?
1923年,胡适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前后许多政论都不如这时批评梁漱溟、张君劢的文章有价值。”陈独秀响应说:“梁漱溟、张君劢被适之教训一顿,开不得 口,是思想界的一线曙光!”而梁漱溟则认为:“我不觉得我反对他们的运动!我不觉得我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是我的敌人”;“他们觉得我是敌人,我却没有这种 意思。”他这样申明自己的看法:“天下肯干的人都是好朋友!”大家“各人抱各自那一点去发挥,其对于社会的尽力,在最后的成功上还是相成的——正是相需 的”。虽彼此有所不同,但“我们还是不相为碍的,而是朋友”。对待见解不同的人,他的态度一贯是宽容的,一贯是“和而不同”的;承认有“不同”,但强调的 是“和”
⒊在人所尽知的1953年的毛泽东、梁漱溟之争之后,梁漱溟是否向毛泽东“道歉”了?为什么?
在许多至亲好友和家人的规劝、帮助下,梁漱溟9月22日伏案检讨了自己。其内容这里也予以抄 录。梁说:“我的错误之思想根源在哪里呢?无疑是自己阶级立场的不对。我在解放前之不相信阶级立场之说,由来已久。共产党运用阶级学说创建了新中国之后, 我在事实面前有所觉醒,亦曾怀着惭愧心要求自拔于旧立场而改从无产阶级立场,但实则只是旋念旋忘,并没有真正离开旧窠臼。比如我亲眼看见劳动人民那样感激 共产党、爱戴毛主席,自己便大大不及,原因就在于没有自拔于旧立场,不能在心理上打成一片,滚成一堆。又比如许多会上看见有那么多的人颂扬共产党和毛主 席,自己只是鼓掌应和而止,却很少出口响应。
每当我想起百多年来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向下沉沦的厄运,终被共产党、毛主席领导扭转时, 让我喊一千声一万声‘毛主席万岁’亦不觉多余。无奈满身旧习气的我,闲思杂念太多。我还一直把这当作‘倔强精神’、‘骨气’而沾沾自喜。须知劳动人民是不 会向共产党讲倔强讲骨气的。正是我的阶级立场的不对和对待中国共产党认识方面存在的偏颇,造成了我于9月18日达到顶峰的那场荒唐错误。我这种目空一切, 置许多人热爱共产党、毛主席的心情于不顾,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毛主席争是非,是必定要引起人们的公愤的。
因此别人批我诛我,实在是情理中的举动。回顾我1953年以前走过的近五十年的历史,自以为 革命而归落于改良主义;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改良主义则又落于反动;又因为是一贯的改良,自然便落于一贯的反动。因此毛主席说我以笔杀人,在会上我听了很 不服气。待明白过来,才晓得这话,是指我长时期的反动言论流毒于社会。主席又说我是伪君子,我当时听了同样只是冷笑不服。但明白醒悟之后,深信只有忘我的 革命英雄主义才称得上是一个纯粹、清白的好人,夹杂着严重个人英雄主义的我,不能一片纯诚而无伪,那就是伪君子了。主席又说,我是能欺骗人的,有些人是在 受我欺骗,那自然是说我这样一个并不真好的人,却仍有人相信我,而获得了好人名声,有必要揭露其真面目吧。”
从这些话语不难看出,9月18日冒犯毛泽东以后,梁漱溟是在真心实意地检讨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没有丝毫的做作。
30年后,90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 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那件事后,我的政协委员照当,生活待遇照旧, 也没有受到任何组织处理,我知道那是毛泽东的意思 。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黄芊检索